[改革开放40年]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

06-14 11:24  

云上潜江报道 书信、电报、BP机、大哥大、公用电话、手机……从“见字如面”到“距离不是问题”,很多人都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通讯方式的巨大变化。

6月11日下午3时,在位于章华南路的一栋民房内,此起彼伏的微信铃声响起,65岁的苏卫兵略显笨拙地打开手机,逐条读取信息。

“现在我有几个这样的群,每天亲人、朋友都会在里面互动,偶尔还会发几个红包。”说起自己的微信群,苏大爷得意地笑了。

谈起改革开放40年来通讯事业的发展,这位国企退休职工多次感叹:“发展真的太快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上世纪70年代以前,书信是常用的通讯工具,而手摇电话是稀罕物件,也是那时最先进的通讯工具。“只有大户人家或者单位才有手摇电话,普通市民用得不多。”苏卫兵告诉记者,那时候与亲朋好友远距离沟通主要靠信件,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就会选择发电报。

苏大爷说:“发电报是按字数收费的,所以必须用最简洁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上世纪90年代初,潜江开始流行BP机和‘大哥大’。那时候拥有一台BP机或者‘大哥大’就感觉自己很牛气,每天都别在腰间,就怕别人看不见。BP机只能接收消息,看到消息后还得满大街找电话回,很不方便。”苏大爷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BP机,尽管黑色的外壳已经失去了光泽,屏幕也不再清晰,但他依旧很宝贝。

21世纪初,固定电话开始在普通百姓家普及,公用电话亭遍布大街小巷。据苏大爷回忆,那时候手机也开始普及,“2002年,花了2千多元买了我人生的第一部手机,不过那时候电话费很贵,每次讲电话还得掐着时间。”

“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多,换代也越来越快,年纪大了,有些新功能学不过来了。”苏大爷说。

手机经销商柳涛表示,通讯工具功能从简单的接打电话、发送短信到现如今的触摸屏智能手机,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他说:“以前出门还得带钱包,没钱了要找银行取钱,现在出门只带一部手机就行了,支付转账、消费、存取款非常方便。”

时至今日,手机已经不仅仅是通讯工具,这个手掌般大小的机器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视频互动、娱乐购物、扫码支付样样都离不开它,而这是40年前人们无法想象的未来。(潜江日报见习记者 陈雅乔)


{"url":"https:\/\/img.cjyun.org.cn\/a\/10142\/201806\/3efe8208f8b8842c981ef6991ede7390.jpg","id":"135594"}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