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文化惠民新高地——“2018年,我们怎么干”之文化篇

03-13 08:58  

云上潜江报道 春风和煦万物醒,阳光明媚百花开。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全市的文化工作者们在这干事创业的好时代,再次开启新一年的崭新征程。

文化惠民 “扮靓”群众精神家园

文化惠民,就是要对接群众的需求,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要办文化,就办出精品、办出地域特色,这一直是我市的文化自觉。

精心打造每年一届的龙虾节。如今,潜江龙虾节成长为集美食盛宴、文化盛典、经贸盛会于一体的文化品牌,荣膺“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物产节会”,我市也先后被评为“中国节庆品牌示范基地”“中国最具魅力节庆城市”。

围绕打造曹禺文化品牌,我市先后举办了三届曹禺文化周,开展了一系列戏曲文化活动,不仅在全国“文艺圈”影响深远,一批本地文艺名人及优秀作品更是走向全国。

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近10年来,坚持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潜江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被市民誉为“没有围墙的剧场”,逐步塑造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

如何让今年的文化惠民活动更加深入?3月9日上午,市文体旅新局局长程伦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将借助第四届曹禺文化周、第九届龙虾节等重大节会,做强曹禺文化、龙虾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继续办好“潜江大舞台”“书香门第 耕读人家”等群众文化惠民活动。结合自身非遗文化、群众文化的特点,广泛开展广场舞、舞龙舞狮、民俗展演、秧歌腰鼓、篮球等文体活动,形成“一镇一品”竞相争妍的文化现象。同时,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潜江特色的精品力作,力争打造1至2个文化精品,组织参加第三届湖北省艺术节。

健全体系 文化活动有阵地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文化惠民的基石来抓,加大投入、统筹推进,构建起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惠及全民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扩基层,增强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影响力。我市围绕“村村(社区)拥有一个文化宣传栏(廊)、一个综合文化室、一套体育健身路径、一个文化广场(或多功能体育场)”的“四个一”目标,推进村级(社区)文化设施达标建设,打造“15分钟文体服务圈”。

提档次,增强市级公共文化服务辐射力。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一批代表地方特色的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影院、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我市跻身全国先进文化县市行列。2003年,我市把建设“文化名市”确定为重大战略目标,先后建成了一批标志性的城市文化休闲景观工程。打造了曹禺纪念馆、曹禺祖居博物馆、章华台基址展示馆等一批特色博物馆群。通过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形成“1+6”(市级总馆+6个镇处分馆)模式,实现了公共图书服务的城乡一体、通借通还,营造“书香潜江”氛围,探索出了一种深受百姓欢迎的图书惠民新模式。

强中坚,增强镇级公共文化服务支撑力。不断完善镇级综合性文化中心功能,大力推进免费WiFi服务和“三室一厅一场”建设,即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管理和辅助用室、多功能活动厅和镇级中心文化广场,有条件的设立非遗项目传习所。

“今年,我们将持续巩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突破口,加强资源与项目整合,支持文化组织(企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培养文化拔尖人才,持续加快潜江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化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成绩,构筑文化惠民新高地!”程伦嵩说。(潜江日报记者 王秋高 实习生 李思颖)


{"url":"https:\/\/img.cjyun.org.cn\/a\/10142\/201803\/c4ad3c4355d1fec2422b1c4efea6ab2d.jpg","id":"11655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