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稳稳的幸福——潜江民生事业发展纪实

01-20 08:00  

云上潜江报道 民心所向,政之所行。

一项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花,放眼潜江大地,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改善了,孩子上学方便了,返乡创业就业人员增多了,社会保障更全面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各项工作首位,采取一系列亲民爱民举措,有计划、分步骤地破解群众就业难、上学难、养老难等问题,一幅幅温馨的民生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一份份实实在在的“民生清单”温暖民心。

教育均衡惠民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化中小学布局,有序推进高中进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科学、协调、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每天上下班路过曹禺小学和曹禺中学时,家住泰丰街道的吴女士都忍不住往里瞧一瞧。“前几年我和爱人一直想买‘学区房’,现在不用焦虑了,家门口幼儿园、中小学都建全了,过条马路就能到校,再也不为孩子上学发愁了。”吴女士高兴地说。

随着三孩政策的放开,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水涨船高”。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近年来,我市先后兴建曹禺中学泰丰校区、曹禺小学、市实验小学北校区、市机关幼儿园泰丰园区等多所优质学校,启动高中学校“市管校聘”改革,80%乡镇完成集团化办学布局,先后获批“全省体教融合示范区”“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区”等。

就业创业促发展

改善教育环境,我市一步一个脚印。然而,在办好群众所盼之事中,我市并未止步。围绕就业创业、增加居民收入方面,我市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为企业与广大求职者搭建起双赢桥梁。

“家有两个伢,就想在家门口就业,方便照顾孩子。”家住竹根滩镇的朱佳丽和爱人一直在沿海一带制衣厂工作,2022年2月,她在2022年潜江市春风行动企业招聘推介会上求职成功,目前一直在潜江工作。“现在的工资待遇我很满意,以后都不准备到外地打工了。”朱佳丽说。

技能是劳务品牌靓丽的“招牌”,为了让“潜江裁缝”劳务品牌与产业衔接,我市设立22所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以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有组织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工人变能人。“过去重在引导农民工外出务工,现在更注重培训技能。”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副局长熊宣华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截至2022年12月,我市城镇新增就业9075人,完成省年计划7400人的122.6%;累计开展就业创业培训224期,培训8262人,完成省年计划6000人的137.7%;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1560人,完成年计划的95.83%,占年计划数1200人的130%;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96笔,共计7.1783亿元,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安心养老暖民心

“在这里,各项设施一应俱全,食堂饭菜干净可口,还有医护人员时常监护,是我们老年人的幸福驿站。”家住广华寺街道广北社区的罗爷爷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赞不绝口。

广华寺街道广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主要面向老年居民。集休闲娱乐、生活照护、康复护理、健康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主要包括康复理疗中心、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和食堂三大功能区域。自2022年1月正式揭牌运营以来,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广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我市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缩影。2022年,我市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建设集养老、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前沿型、专业化医养结合的民政事业园;引进社会资本1.5亿元,兴建民办养老机构,设置床位1369张,按照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要求,共建设示范型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98处。

目前,我市已先后建成养老机构22家,其中城市福利院1家、农村福利院13家、民办养老机构8家,可提供全托和日间照料的床位7000余张;现有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5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1个,已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政府与社会共建、公办与民营互补、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不仅为民生答卷增添了新的厚度与温度,更犹如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潜江百姓。(来源:潜江日报)


{"url":"https:\/\/img.cjyun.org.cn\/a\/10142\/202301\/50dc56a80d3e066679aa79b959d5704d.jpeg","id":"36271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