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竹编|陈正和:巧手编就竹篾人生

07-16 10:02  

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王宇杰)7月4日至6日,雄伟的长城脚下,美丽的妫水河畔,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湖北日”活动拉开帷幕,潜江竹编入选参加此次国际活动并进行现场展示。草坪剧场上,潜江竹编向世界展示了“绿色生活 美丽湖北 ”的生动篇章, 成为北京世园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7月15日,记者来到潜江竹编传承人陈正和的家里,探究这些取材天然的竹篾,如何由匠心赋予灵魂,借妙手施以温度。

陈正和家住老新镇红军街,祖传的老房子为明万历年间修建,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大门正中央悬挂着的“潜江竹编传习所”匾牌吸引着来访者的目光,顺着木梯爬上老房阁楼,老式小灰瓦间隙透着一束束光亮,斜射在竹器上,叠簸、筛子、花瓶、灯笼、鱼篓、莲笳……叫得上名字叫不出名字的竹器摆满阁楼。

记者看到陈正和正忙碌地编制竹篮,他一边与记者聊着从事多年的篾艺过往,一边告诉记者这个竹编很有讲究。他说:“篾艺从选料到制成篾条,工艺十分讲究和繁琐,首先用的竹子主要有水竹和桂竹,需要经过反复削刮后,篾条变得宽窄一致,纤细均匀,光滑柔顺,才可以进行编织。”

陈正和出生在老新镇红军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965年陈正和师从父亲陈兴发进潜江老新竹器厂学艺,经过3年学习陈正和出师,博采众长,深入研习传统精细竹器用品的制作,熟练掌握竹编工艺和其他竹制品的生产技能,做到工艺娴熟,技能全面,成为竹器厂拔尖的技术骨干;1973年陈正和任老新竹器厂技术厂长,他带领工人们开展新产品开发,产品远销省内外,受到原潜江县手工联社表彰,直至2002年竹器厂因诸多原因停产,但一直保持着良好质量声誉。

2011年陈正和退休后,恢复了祖传的“陈氏宏发竹器”家庭作坊,扶持两个儿子承袭祖业,生产出大量竹器自产自销,传承祖辈的竹编工艺精华。

他说,现在做这个竹编的人很少了,更不谈是否能够做成规模,这个行业跟其他手工工艺一样也会遇到传承的问题,目前长子陈少波、次子陈华波都从父学艺。“做篾匠很辛苦的,现在没人肯做,而且不容易学得起来,都吃不了苦。”陈正和说,编竹篾篮只能成天蹲着或坐稍微低一点的凳子,时间一久,常常腰酸背痛,虽然苦了点,但每逢初一、十五,总会有人开车过来收购竹篾篮,这也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谈话间,记者只见他娴熟地操弄着篾刀、刨子、刮刀,劈篾、窄篾、刮篾,招式娴熟,动作利索,反复多次后,竹子在他手中变成篾条。记者用手来回擦摸细如发丝的篾条,感到光滑柔顺,没有半点扎手。

先固定篮身,八支竹篾为一组,一手收拢竹篾条,一手灵巧的让竹条在篮子的竹孔里穿梭,用不了一会儿时间,一个竹篮的收口工序便完成了……在记者的注视下,篾条在老陈手指间蹁跹起舞,左右穿插,上下翻飞,半小时后一个竹篮渐渐成型。他从十几岁就开始做竹篾篮,至今已有40多年了。

从一根成竹到一个竹篾篮的诞生,所需要的工序多达十几道,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是竹篾编织的基本功,潜江竹编历史悠久,工艺讲究,簸箕、竹篮、竹席等竹编制品,是潜江当地百姓常备的劳动和生活用具。平时,陈正和编篮子、簸箕之类生产生活用品在自家门口售卖,偶尔也设计工艺品参展。

在楼阁里,记者看到了一副中堂画《中国梦》,画中老寿星栩栩如生,画两旁条幅分别绣书“弘扬古老文明,再现青山绿水”,流露着老人对篾艺传统手艺眷恋不舍。陈正和告诉记者,这是他最近几年制作的工艺品,很接地气,也让传统的工艺品融入现代的东西,看起来更加精致。“会编睡席的人还不少,但会做这种字画席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这些年每年暑假也有年轻人慕名上门想找我学习这种竹编手艺,但学这手艺可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没定性,很难坚持下来。 ”说起老手艺的传承,陈正和唏嘘不已。

“老手艺肯定不能丢,但是不创新将来肯定也没出路。”陈正和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几个编织精美的竹制花瓶、花篮,展示给记者看。近年来,他不断摸索编织技艺与时尚产品融合,开发了20多款竹编工艺品,制作了千余个试销,销售情况还挺不错。“我希望通过这些新产品开发,赋予老手艺活力,提高其附加值,也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帮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陈正和说。


{"url":"https:\/\/img.cjyun.org.cn\/a\/10142\/201907\/8b36c64525c75196d95cbbf454474dd2.jpeg","id":"16813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