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龙虾 勇闯天下]华山水产:再造一个“华山”

06-06 10:58  

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李理)襄阳华山万亩“虾稻共作”基地

一天出虾6万斤

6月5日清晨5时,襄阳市龙王镇华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门前开始闹腾:开着三轮车、小货车的虾贩们抢收小龙虾,6万斤虾很快便销售一空。

这些虾,出自潜江华山水产在襄阳打造的龙王镇万亩“虾稻共作”基地。就在5月初,基地首批小龙虾出笼,个头大、肉质佳,很快成为当地小龙虾交易市场上的“宠儿”。

这片万亩基地位于襄阳市龙王镇,沿S247公路往汉江方向出发,沿途丘陵舞起麦浪,至靠近汉江,一大片平原显现,万亩虾稻田间不时有飞鸟掠过。

“去年9月,我们流转土地10600亩打造万亩基地。从目前运行的情况看,已经开始有效益了。”襄阳华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彪说。

他介绍,基地地处汉江上游,其水质长期保持在I类水标准,加上成熟的潜江“虾稻共作”种养技术,基地亩均产虾高达250斤以上,单只小龙虾个头普遍为5钱至8钱大小。

“华山模式”受热捧

“华山公司襄阳基地在襄阳可是引发不小关注!” 陈彪说。

2018年,华山公司响应潜江市委市政府号召,谋划“华山模式”走出去。此时,襄阳市决定将推广“虾稻共作”作为推进该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次重要活动上,襄阳市主要领导和华山公司董事长漆雕良仁现场相约。

很快,漆雕良仁带着企业技术团队来襄阳考察,论证“华山模式”在当地推广的可行性--结果显示:非常适合。

为了促成这次“走出去”,双方敲定合作方案:

襄阳市方面,帮助企业在当地流转土地,并由政府出资4000万元承担建设费用。

华山方面,企业承担管理和技术服务,以“返租倒包”的形式带动当地农户生产。

在龙王镇,华山基地涉及当地6个村,122户农户。

引入“华山模式”,襄阳试图以此为契机,破解长期困扰该市农业农村发展的诸多矛盾。

如今,已有一系列变化迅速在龙王镇发生:

“我看别人一天起虾上百斤,我的怎么才40多斤。”5月21日,谢湾村村民彭跃华向华山基地技术人员求助。很快,技术总监周浠为他支招:增投虾苗、加强管理、调整地笼位置。一周后,彭跃华看到变化:产量提高近一倍,一天收入近千元。

周浠说:“潜江‘虾稻共作’模式看似简单,但技术不过关、管理不精细,亏损风险就大。‘十户养虾,6户亏’,当地人这么形容‘虾稻共作’。现在,看到我们的农户陆续开始赚钱,很多农民打消了疑虑。”

彭跃华给记者算账,今年投入虾苗等生产成本2万元,按照目前产量收益计算,今年可保本,明年即可见收益。

周浠表示,在华山基地带动下,龙王镇及周边农户发展“虾稻共作”可实现亩均纯收益3000元以上。

同时,“华山模式”也带动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虾球王”是襄阳本地最大的虾店。今年,该店多次与基地洽谈合作,以“生产基地+餐饮”模式推动全店提档升级。

去年,宜城的一家油脂加工企业在当地流转土地3000亩。不久前,该企业上门提出在当地引入“华山模式”……

陈彪说,“华山模式”为襄阳乡村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再造一个“华山”

“我们不赚农民和政府一分钱,而是要深挖一个巨大的市场。” 陈彪说。

过去20多年,华山水产公司成长为一家集选育繁育、龙虾加工、甲壳素深加工等业务于一身的潜江小龙虾加工龙头企业,仅每年从虾壳提取甲壳素就创造产值30亿元。

支撑企业的,是华山公司在潜江的1万多亩核心基地以及其带动周边的40万亩合作生产基地。

作为深加工企业,华山公司高度重视小龙虾资源。目前,潜江工厂加工量已超2万吨,但只满足了工厂加工能力的20%,企业仍吃不饱。

“企业只有走出去,才能突破资源瓶颈。”陈彪告诉记者,自华山襄阳基地建成后,企业还计划在襄阳引入虾苗繁育、精深加工等项目--再造一个“华山”。

眼下,襄阳市依托华山万亩基地推广“虾稻共作”,为企业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据悉,华山公司拟在3年内,以核心基地带动当地虾稻共作30万-50万亩,其中绝大部分小龙虾将销往华山工厂。

“这次‘走出去’,形成了政府、企业、农户合作共赢。”陈彪说。

{"url":"https:\/\/img.cjyun.org.cn\/a\/10142\/201906\/2de89e1b154bc0a430c19d66efd76763.jpeg","id":"16561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