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品牌启示录]“潜江裁缝”呼唤“普拉索”

10-22 10:47  

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曹以成)作为全国“裁缝之乡”的发源地,纺织服装一直是潜江市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束腰之术生产工艺”、“一刀剪”和“看体裁衣”是潜江裁缝的拿手绝活。

改革开放初期,潜江创出了中国十大名牌衬衫之一的“普拉索”、全国十大羽绒服品牌“亚细亚”,以及“秋月”“仙桥”“赛格”等一批省级服装品牌。

“十二五”期间,潜江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纺织服装工业总产量、入库税金实现年均20%以上的增长,形成了“棉花收购-轧花-纺纱-织布-服装生产”的产业链布局。

然而,“普拉索衬衫,你穿我也穿”那句熟悉的广告词如今已淡出多年,其他品牌也慢慢销声匿迹,老品牌的消失令人惋惜。曾如火如荼的潜江服装品牌,为何会走到这一步?10月16日,记者就此展开走访调查。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服装老板冲着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优越、政策灵活、门槛放低等便利,赴沿海办厂创业。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潜江裁缝也纷纷外出打工挣取高收入。受体制机制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企业陷入困境,这些本土品牌就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野。”潜江市幸福服装厂负责人告诉记者。

2014年,10多万潜江裁缝赴广东、浙江等地务工,实现年劳务收入15亿元以上,也正因如此,“潜江裁缝”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劳务品牌。

时易势移,随着东部沿海地区资本、技术逐渐丰裕,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走高,服装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潜江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大力招商引资,加大技改投入,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不断调整结构、升级产业,兴建国际服装产业园,吸引服装老板、企业、工人回流,目前,15万潜江裁缝中已有5万余人回到本地发展,潜江裁缝要自强的号角越吹越响……

据市经信委的数据反映,2017年,我市已有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350多家,从业人员2.3万多人;有服装规上企业35家,规下及作坊式加工企业173家,从业人数近1.7万人。2017年1-9月,规上服装企业完成总产值93.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5%;服装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7600万件(套),随着进宇制衣、威尔斯服饰、晨昊服装、比帆制衣等服装项目的加快建设,将可新增生产能力1400万件(套)。

然而,记者发现,潜江服装企业拥有的自主品牌并不多,人们印象比较深刻的只有利维高的自有品牌“OZARK(奥索卡)”,2017年销售收入1.8亿元,品牌经济比重不足2%。

“企业注重生产投入,在后劲培育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上明显不足,相关的质量检测、人员培训、信息化等多项社会中介服务还不完善,多数企业模仿、抄袭走‘捷径’。而且知名品牌的产业规模偏小,自主营销能力较弱,产品出口主要靠贴牌加工,会展、模特、广告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服装产品大多定位在中低档内销市场。”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克森分析道。

研发和服务滞后、广告费用高昂、接不到外贸订单、发展空间狭小等都是潜江服装自主品牌的发展瓶颈。没有好的发展前景,企业还是会面临招工难的窘境,在服装行业,裁缝队伍流动性大、流失率高已是公开的“秘密”,丝毫没有准备或无法有效阻止的裁缝流失,让服装企业最为痛心。

通过走访调查,记者了解到,那些致力于大发展大繁荣的服装人心中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打造属于潜江自己的品牌,从订单加工走向买单出口,最终实现自主发展。“我们希望市政府能设立服装品牌创新专项资金,对获国家、省级品牌的自主产品给予重奖。加大对‘潜江裁缝’劳务品牌宣传和创新力度,借力龙虾节、曹禺文化周等文化名片创建服装品牌名片,把我市服装产业的土壤耕深培厚。”潜江东颢制衣有限公司经理王曼对记者说。

对此,潜江也规划深入开展服装“三品”创建工作(增品种、增品质、创品牌),促进服装企业市场创新和品牌塑造。据湖北省纤维检验局潜江分局负责人王国栋介绍,目前,我市已有针对获国家、省级品牌的自主品牌给予重奖的相关政策。

记者手记:“潜江裁缝”的名号素来在全国各地叫得响亮,外地企业“登门抢聘”,如今,服装产业作为潜江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再次跃入大家的视野,吸引了大量外出潜江裁缝返乡。然而,产业想要发展壮大、长久兴旺,就不能仅仅依靠代加工,必须要将“潜江裁缝”变为“潜江才缝”,提高智能智造水平,强化服装产业链,创出更多如“普拉索”“亚细亚”等本土特色服装品牌,重拾服装名市的荣耀。


{"url":"https:\/\/img.cjyun.org.cn\/a\/10142\/201810\/9300a99a3b0f0ec2a09b9b76c2b5a46d.jpeg","id":"152205"}

相关阅读